第1137章 本与末(1 / 2)

三国小霸王 庄不周 1582 字 2个月前

孙策经常和军谋们聊天。他们年龄差不多,有的比他还大几岁,知道君臣有别,但严格遵守的不多,于他而言,这是发乎自然,于其他人而言,既可以说他是轻佻无威仪,也可以说他平易近人,关键就看你怎么看。反正嘴是两张皮,怎么说都有理。

好在孙策屠门的凶名在外,真敢和他随便的人还真不多。张承算是其中之一。张昭教授孙策的弟妹读书,有时候孙策也去听讲请教,执子弟之礼,张承和他有同门之谊,也知道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,并不惧怕他。他能在孙策幕府中迅速崛起,也有这个原因在内。

人脉也是资源,而且是非常重要的资源。在这方面,张承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先天优势。现在孙策主动找他聊天,谈的又是他父亲和从兄的事,他当然要好好表现一下,无需夸张炫耀,娓娓道来即可。

张昭对张奋的选择一直耿耿于怀,直到今年年初。刘和等人入境后,各地都蒙受了重大损失,不少地方出现了粮食短缺的情况。为了尽快恢复生产,不影响春耕,太守府下令赈济百姓。张昭四处奔走,想尽各种办法筹集粮食,从世家、豪强手中借,从依附刘和的世家、豪强手中抢,将没有被劫的县调拨,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派人去颍川求援。

筹集粮食的办法有很多种,但归根到底,还要运到受害百姓的手中。运输无非两种:一种陆路,一种水路。陆路用车,水路用船。车载重小,用人多,但是能适应不同地形。船轻重大,用人少,但受限于地形。就在张昭犹豫不决的时候,张奋出现了,他拿出一张规划好的路线图,请张昭下令各地按图转运。

张昭开始没当回事,死马当作活马医,就按张奋说的去做了。结果发现,这个看起来杂乱无章的网络运行得非常好,不仅相互之间干扰,也将沿途乡里的负担做到了基本均衡,没有出现某地负担极重,而其他地域地没负担的情况。更重要的是,张奋设置了几个集结点,要求各县将粮食运到那里就行,不需要直接运到目的地,剩下的任务由他安排的船队负责。

他安排的船都是新船,载重多,操作简便,还有一定的防护能力,即使遇到小股盗贼都可以自保。

总而言之,张奋用他的聪明才智向张昭证了一点:做技术一样可以造福百姓,而且立竿见影,效果极快,不需要期年就能见效。在随后的春耕中,张奋主持的木学堂又拿出了几件新农具,尤其是改进后的犁,只用一头牛,一个人操控,解决了转向不便的缺点,效率也高,一人一牛,一天能耕五六十亩。不仅能耕地形规整的大田,还能耕陂畔坡前的不规整小田。因为这些发明,汝南今年虽然逃失了不少人口,但耕地空余的却不多。

有粮心不慌。春耕的及时顺利进行不仅保证了秋收的可能,也对稳定人心起到了不小的作用,减轻了张昭的负担,也让他真切的感受到了木学堂的作用,不仅仅是做几件新奇产品这么简单。

孙策很满意,但是也有疑问。若非张承提起,他丝毫不清楚张奋立下了这么大的功。张昭一句都没提过,袁权也没提过。按理说,木学堂虽然归太守府统属,但大部分技术成果要经过作坊批量生产,袁权、麋兰应该很清楚。

张承笑了。“家父说,从兄的事值得嘉奖,却不得鼓励。他能有今天,是有学问做底子,不会偏离圣人之道太远。如果大加推广,世人会以为有捷径可走,舍学业而就技巧,看起来可得利于一时,可是长远而论,对他们个人的发展不利。不论是为工为学,当知本末,先读几年圣人经典还是有必要的。”

孙策也笑了。他并不反对张昭的观点,他们没有本质上的分歧,只是在比重上有所不同而已。况且以张昭的身份,能有这样的认识已经不容易了。在张承等人的面前,不宜对张昭有太多批评。有什么意见,他可以直接找张昭谈,也可以私下里和张承说,让他转告。

说了几句闲话,孙策踩着轻松的步伐,回到自己的主舱。想了一会,他来到卧舱,袁权、尹姁都不在,麋兰一个人在,看得很入迷,居然没听到孙策的脚步声。孙策走到她身后,探头看了一眼,有图有文,图上是一男一女,正在做羞羞的事,从旁边画的树来看,好像还是在野外。孙策伸手搂住麋兰的腰,将下巴搁在她肩上,手自然而然的插入她的衣襟,攀上了高峰。